青瓷白瓷黑釉瓷,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只需

-原创-

第篇

每日更新中

刚刚接触瓷器门类,尤其是宋瓷的藏家们总有许许多多的疑问,这其中,有一个问题简直是直戳心灵:为什么瓷器有这么多的颜色?青的白的黑的紫的,这些颜色都是怎么上去的?

左上:南宋龙泉青釉贯耳瓶

年纽约佳士得.25万美元

右上:宋-金定窑白釉刻莲纹碗

年香港佳士得万港币

左下: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盏(业内称之为“天外飞仙”)

年纽约佳士得.25万美元

右下:南宋青白釉刻花龙兽执壶

年纽约佳士得50.9万美元

问题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总结来说,影响瓷器釉色的因素就两点:胎釉配方和焙烧气氛。

那个关键的铁元素

关于真正意义上瓷器的出现,目前来看有不同的说法。国内一些专家认为,瓷器真正出现是在东汉,但在国际上,专家们普遍认可的却是隋白瓷。

最晚到隋代,白瓷已经符合最苛刻意义上的瓷器标准。跟原始青瓷相比,这个时期的白瓷透明度提高,其中钛的含量显著降低。

左上:战国原始瓷青釉鐎斗

故宫博物院藏

右上:东汉青釉刻划弦纹双系瓷壶

故宫博物院藏

左下:东晋德清窑黑釉鸡首壶

故宫博物院藏

右下:隋白釉罐

故宫博物院藏

抛开学术,这里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青、白、黑瓷器颜色的不同?

答案是铁元素。

一件瓷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胎,二是釉。胎由瓷土制作而成,瓷土是一种天然硅酸盐矿物,我们最熟悉的景德镇高岭土就是瓷土中最洁白、最纯净的品种。而釉是一种经过一定的配比产生的合成物,原料包括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等。胎和釉中着色元素的多寡,直接影响到瓷器颜色的深浅。

左图:高岭土

右图:釉浆上釉

以青瓷、白瓷、黑釉瓷器为例,这三种颜色的釉料着色剂都是铁元素。青瓷的釉料配方中,铁元素含量大多控制在1%-2.5%的范围内;白瓷的釉料配方中,含铁量基本控制在1%以下,成熟的白瓷釉铁含量会低到0.75%以下;而黑釉瓷器,釉中含铁量可以达到5%以上。

历代部分典型瓷器胎釉化学组成表

换句话说,当青瓷中的釉铁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黑釉瓷;当釉铁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则会成为白瓷。

而从胎土角度看,这种呈现效果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瓷器会使用化妆土。

由于铁含量高的胎体颜色会直接影响到瓷器的白度,所以制瓷匠人们选择在质地较粗糙或者颜色较深的瓷胎上加一层含铁量低、白度较高的化妆土。化妆土能遮盖深色的胎体,再上釉时就能更美观。

北宋磁州窑白地洗|年纽约佳士得拍品(临宇山人旧藏)

这就好像姑娘们化妆,总要先上一层粉底液,不仅可以均匀肤色,还能让后续的妆容更服帖、更好看。

氧化焰还是还原焰?

除了胎釉成分,入窑烧制的环境同样会影响瓷器颜色的最终呈现。

瓷器在窑内烧制的时候,不同的时期,窑内气氛会有不同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氧化焰、还原焰、中性焰。

龙窑

图片源自网络

以青瓷为例,在氧化气氛中,胎釉中的铁质部分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Fe+++),这种环境下,釉的颜色随着氧化气氛的强弱而呈现出各种黄的色调。而如果是在还原气氛中,一氧化碳和碳化氢等气体就能从铁的氧化物中夺取氧元素,使得三价铁(Fe+++)变为二价铁(Fe++),同时使得釉的颜色呈现不同的青色。

因此我们说,青瓷的出现要靠还原反应。早期青瓷为什么不“青”,反而偏黄,也就有了原因。

晋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

故宫博物院藏

元龙泉窑青釉褐斑蒜头瓶

年香港佳士得万港币

当瓷器在弱还原焰中烧成,釉色青中带黄;在强还原焰中烧成,釉色呈现较强的青色。因此,如果控制得当,就可以获得色调纯正的淡青颜色;如果控制得不好,窑温过高时会造成流釉或变形,窑温过低时就会出现生烧。

东晋青釉扁腹盘口小瓶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

年香港佳士得万港币

然而,即便有完美的窑内温度和胎釉配比,想要烧成一件完美的青瓷还需要经过一道坎:冷却。

在冷却的过程中,高温冷却的速度太慢,就容易产生二次氧化,从而使得釉色青中带黄。冷却速度过快,容易产生“惊风”,甚至造成胎壁开裂。

宋青白釉莲瓣盖盒

种种因素配合得完美无缺,才能最终烧成人们期望中的优质瓷器。

其他颜色釉的诞生

从最早的青瓷,到脱胎于青瓷的白瓷,再到后来的绿釉、蓝釉、红釉等等颜色的瓷器,中国的制瓷匠人在慢慢的探索中改进釉料配方,发现不同的着色剂,总结焙烧经验,最终使得中国成为瓷器之国。

比如铜红釉,以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宋代的钧窑就有采用铜红釉,但因为发色不纯正,所以会出现红中带紫的情况。宋之后的元代出现了高温铜红釉工艺,借此烧成了釉里红瓷器。至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霁红釉,则是在元代景德镇的基础上发展出来。

宋钧窑天蓝釉紫斑折沿盘

年香港苏富比.5万港币

元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霁红釉盘

年香港苏富比万港币

又比如钴蓝釉,以钴为着色剂。唐代蓝釉(青花、白釉蓝彩等)以铅为助溶剂,是一种铅釉,用低温烧成,发色浓烈。而元代景德镇青花使用碱金属氧化物作为助溶剂,是一种石灰碱釉,用高温烧成,呈色清亮。后者使用的高温钴蓝釉发展到后来,在明代时成就了宣德祭蓝釉和嘉靖回青釉等。

唐蓝釉罐

年香港佳士得62.5万港币

元青花如意印花缠枝牡丹纹菱口盘

年纽约苏富比.7万美元

明宣德祭蓝釉盘

故宫博物院藏

总结来说,瓷器釉色不同的关键点在于着色剂的多寡和焙烧的气氛。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了:

下面这件国宝级文物越窑青釉褐彩云纹五足熏炉,肉眼可见的是熏炉盖和底座的颜色不一致,这是釉水的原因,还是焙烧气氛的原因呢?

晚唐越窑青釉褐彩云纹五足熏炉

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现藏临安博物馆)

参考资料:

郑长龙《从铁元素在瓷器中的作用看陶瓷材料中的“辩证法”》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

END

肉庄优选

飞月踏天,玉佛有礼

·点击图片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