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烧火融化的沙子舍不得丢弃,带回去研究

百家号独家内容

我们喝水、喝酒、喝饮料用的透明杯子,汽车风挡、房屋的窗户,照相机的镜头,几乎全部是用玻璃做的。日常用的餐饮器具,除了陶瓷以外,玻璃和金属制品平分天下。玻璃更是占据了几乎所有的透明采光设备和光学仪器的主导材料。年,我国生产了7.8亿重量箱的玻璃。

》现代化的玻璃都是钠钙硅酸盐玻璃,而中国古代的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被拖延在钠钙玻璃上。

而西方文明在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对自然规律的深度了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熟的玻璃工艺,延伸出来的光学技术。

》没有玻璃,中国古代是怎么采光的?

中国古代主要的采光方式,通过裱糊在窗框上的纸张,或者是房顶上的明瓦。如果家里比较有钱的,也会把明瓦镶嵌在窗户上,获得更好的采光效果。

明瓦是用磨的很薄的贝壳做的。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结晶良好的碳酸钙被称为方解石、或者是冰洲石,具有一定的透光能力。但是,碳酸钙的透明度毕竟无法和玻璃相比,已经是磨的很薄的贝壳,仍然没办法做到完全透明。

为了尽可能的透光,明瓦要磨制到比一毫米更薄的程度,而且为了防止碎裂,还要涂上一层透明的动物胶。贝壳都是曲面型的,磨制成的成品明瓦片,只有一寸见方。然后再一片一片地镶嵌在竹篾上,才能成为一个按指定大小尺寸定制的完整采光设备。制造明瓦是一个专门的行当,由于工艺繁琐,所以价格高昂。用这个东西来采光,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

到了清朝的末期,西方平板玻璃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明瓦就消亡了。现在产品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

其实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玻璃。只是没有钠钙玻璃。中国古代的玻璃是铅钡玻璃,俗称叫琉璃。它的透明度和强度都太差,不适合做日常用材料,只适合做饰品。

中国的古代玻璃和西方现代玻璃完全是两个系列。中国人烧制琉璃是因为古代的炼丹术士要用氧化铅来炼丹,偶然间发明了琉璃。

还原当时的情景,应该是把氧化铅和水晶石放在一起熔炼。

》钠钙玻璃的发明,却是因为年前腓尼基商人在一次船舶搁浅事故中被迫荒野求生。

当时的船上正运载着一批天然碱矿石,这是一种类似于白色大理石一样的石头,是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水手在沙滩上用天然碱矿搭了一个灶,开始烧饭。野炊完毕发现在火灰烬里,有闪亮的小石块。这是最早的钠钙玻璃,里面包含了生产玻璃的最重要3种原料:碳酸钙、碳酸钠、二氧化硅。

因为二氧化硅的熔炼需要非常高的温度,玻璃的生产工艺非常麻烦,产量也很少。后来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把这门技术带到了西方。

中世纪的时候,威尼斯城邦成为了玻璃工匠最集中的地方。他们改进了生产工艺,最终形成了现代化玻璃的雏形。

年无色透明玻璃被发明出来,随后立刻被用来制造戴在鼻梁上的光学仪器~眼镜片。年,荷兰的眼镜片制造商制造了第1架望远镜,这是人类迈向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人类的视野终于突破了肉眼的极限,望向辽阔的星空以后,人类才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对科学与自然法则的崇拜由此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