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宁波举行的一场专业的研讨会,吸引了4位院士参会。而他们讨论的这个话题,可能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8月17日至18日,第五届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在宁波举行。固态电池这个生僻的词语,成为现场多位相关领域知名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院士、教授等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及投融资机构代表聚焦的话题。
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主办,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协办。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动力和储能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和先进消费电子领域表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尽快突破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从年起,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及时交流国内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进一步推动我国固态电池科学技术及应用方面的进步,加快实现固态电池全链条超前布局和加速发展,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
“传统锂离子电池是正、负极被隔膜分开,并灌入有机电解液的结构。电解液易渗出,特别遇到正负极短路或者过充等,将导致温度快速升高,电解液蒸发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从而使电池出现安全问题,甚至导致电池燃烧爆炸。同时,传统锂电池的成本占据电动汽车整车成本的40%,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也早已接近极限,这都成为了后补贴时代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南策文说。
研讨会上,专家就固态电池的基础研究、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及其标准等全产业领域展开探讨。
宁波正大力实施“”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其中汽车产业是两个重点培育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宁波要集中攻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是攻关突破的重中之重。而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落户在宁波高新区的浙江锋锂,是由原中科院团队和赣锋锂业合作成立的从事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固态动力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具有重要的行业影响力。公司是相关行业团体标准的制订单位,已布局固态电池专利超过项,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宁波市科技创新重大专项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