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电化学电池技术是当前储能行业一大增长点。铅炭电池性价比高,初步商业化已实现;锂电产能扩张推动成本快速下降,储能经济性渐强。液流、钠硫成本高,技术待突破。
摘要
铅炭性价比优势显著,市场前景看好。铅炭技术可将普通铅酸电池的3-4倍,循环寿命提升至其6倍,充电速度可提高8倍,而其生产成本仅比普通铅酸电池增加30-40%,性价比极高。当前铅蓄电池行业已形成“原料-生产-应用-回收”循环产业链,铅炭储能技术以此为依托,已在多领域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市场前景看好。
锂电产业发展快,成本下降推动储能应用。锂电电芯产业规模超亿,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近三年来锂电池成本已下降50%以上。当前主流锂电池厂商产能仍在高速扩张,伴随电极技术进步和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预计未来5年锂电池成本仍将保持15-20%年降幅,锂电储能成本也将进入商业化区间。
锂电技术是电化学储能主流。锂电储能在多种应用领域都具有技术经济性优势,目前全球相关项目装机规模约占总容量的50%,远超其他储能技术。储能应用更注重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成本,当前磷酸铁锂、钛酸锂技术较为适用,未来先进负极技术、电解质技术将成循环寿命提升关键。
液流电池体系繁多,全钒、锌溴是主流。液流电池循环性能好,容量和功率可独立调节,适合规模化储能。国内全钒体系研究较多,但隔膜依赖进口导致成本偏高。锌溴成本相对低,技术仍受国外垄断。单液流电池无需隔膜,是未来液流电池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钠硫储能性能好,国内短期难推广。钠硫电池在国外已有较成熟应用,但核心技术受日本垄断,国内短期难以推广。由于其工作温度较高,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隐患。
推荐标的:杉杉股份、国轩高科、科陆电子
受益标的:南都电源、圣阳股份、猛狮科技、雄韬股份、协鑫集成
风险提示:储能尚处于行业初期,发展进度或不达预期。
正文
1储能产业发展加速,电化学技术百家争鸣
电化学电池技术是当前储能行业一大增长点。截至年底,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5MW,近5年复合增长率27.5%。我国储能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正从小规模研究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发展。年我国化学储能装机量为.4MW,同比增长达79.5%。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电化学储能具有设备机动性好、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效率高等优势,是当前国内外储能研究的热点。
储能电池种类多,性能特点各不同。当前主流电化学储能技术有先进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和钠硫电池等,其性能特点和经济性各不相同,目前尚未有某一种技术能够完全满足循环寿命、可规模化、安全性、经济性和能效五项储能关键技术指标。铅炭电池、锂电池是当前发展较快、有望率先带动储能商业化的电化学储能技术。
表1:主流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比较
数据来源:《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铅酸老树发新枝,铅炭储能步入商业化初期
铅蓄电池历史悠久,技术革新拓展储能应用。铅蓄电池自年发明以来已具有多年历史。时至今日,传统铅酸蓄电池凭借其安全可靠、容量大、性价比高等优点,在二次电源应用领域仍具有稳固的地位。近年来,以铅炭电池为代表的新兴铅酸技术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传统铅酸电池比能量低、寿命短等缺点,使其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目前铅蓄电池行业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先进铅酸电池受益于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有望率先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实现商业化。
图2:铅蓄电池行业已形成“原料-生产-应用-回收”循环产业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表2:先进技术增强铅酸电池活力
数据来源:《我国储能电池技术的主要进展》,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铅炭电池是当前先进铅酸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铅炭技术的核心是在负极引入活性炭,使电池兼具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势,同时可有效抑制普通铅蓄电池负极不可逆硫酸盐化的问题,使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得到显著提升。测试评估结果显示,同等工作状况下铅炭电池的放电功率是普通铅酸电池的3-4倍,循环寿命提升至其6倍,充电速度可提高8倍,而其生产成本仅比普通铅酸电池增加30-40%。当前铅炭技术研究的重点在于铅炭负极的作用机理、炭材料的选择和抑制析氢等问题上。美国ALABC、AxionPower,日本Furukawa,澳大利亚CSIRO,法国CEA-INESD等公司和机构,都在积极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南都电源是国内铅炭电池开发和推广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和技术已在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竞争优势。
图3:铅炭电池结构示意图
数据来源:《铅酸电池技术原理》
图4:先进铅酸储能系统在电网中应用广泛
数据来源:《先进铅炭电池储能技术》
表3:铅炭技术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先进铅炭电池储能技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铅炭储能步入商业化初期,市场空间大。以南都电源为例,目前公司已在国内投运铅炭储能项目48个,总规模MWh,已签署储能商用储能电站项目约MWh,系统广泛应用于调峰调频、风光储、用户侧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与锂电池等其他主流电化学储能技术相比,铅炭电池的成本仅为其三分之一,短期性价比优势仍然显著。长期来看,铅炭电池在循环寿命、环境影响等方面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预计未来其他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对其市场空间构成一定挑战。
表4:铅炭储能已在多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数据来源:《南都储能电站商业化模式介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3液流电池多体系并存,全钒、锌溴是主流
液流电池种类繁多,功率容量可调。液流电池主要通过氧化还原电对在惰性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完成能量储存于释放。其最大特点在于电池输出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可分别通过改变电池模块大小、电解液浓度和体积实现独立设计。同时液流电池具有充放电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的特点,适合大规模储能应用。目前较为成熟的液流电池体系有全钒、锌溴、铬铁、多硫化钠-溴等双液体系。其中全钒、锌溴电池由于不存在正负极电解液交叉污染问题,发展尤为迅速。此外,近年来开始发展的锌镍单液体系也具有其独特优势。
图5:双液流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图6:单液流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表5:液流电池体系繁多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液流电池技术。全钒体系正负电极电对分别为VO2+/VO2+、V2+/V3+,其主要优势在于电解液无交叉污染、无自放电、一致性好,且循环寿命极长。目前全球范围内共安装有40-50套钒电池系统,其研发和制造企业主要包括日本住友电工SEI、大连融科、北京普能、美国UniEnergyTechnologies等。其中融科储能于年开始投建的MW/MWh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储能调峰电站。
高成本是制约全钒液流电池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当前全钒系统成本约在-元/kWh,远高于铅炭、锂电等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原因是离子交换膜、电解液等材料成本较高。目前离子交换膜很大程度依赖进口,价格约为元/平方米,国产价格也高达元/平方米。同时钒电池体积密度低,电解液使用量很大,导致同规模下电池总成本较高。目前液流电池产业链尚未完善,未来成本下降将依赖于离子交换膜国产化、提高钒离子溶解度、提高电流密度等方向的研究。
图7: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
数据来源:《全钒液流电池》,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锌溴体系成本低,材料配件受垄断。锌溴液流电池结构与全钒体系类似,其正负极电对为Br/Br-、Zn/Zn2+,两种元素均丰富易得。其结构部件主要采用价格低廉的塑料,不含贵金属,成本较低。隔膜材料主要是锂电池、铅酸电池类似的微孔膜,价格相对便宜,仅为50-元/平方米。同时其体积能量密度也相对高,总体系统成本仅为全钒液流电池的一半,因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