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黑料和黑星土。
秦人尚黑,黑在大秦帝国是王侯才能用的颜色。
在紫砂壶的泥料品类中,也有这么一个系列色。黑色的紫砂壶配合特定的壶型,厚重,气势磅礴。
往上追溯,远在夏商之前就有了黑色蛋壳陶。
往前追溯,黑色的紫砂壶是清末才得以出现的,清末的黑色紫砂壶多是用捂灰方法烧制的。
捂灰这种烧制方法和黑色蛋壳陶的烧制方法可谓是异曲同工,可以将普通的紫泥烧制成青黑色,这里暂且按下不表,会在以后的文章当中给大家详细讲解这一块。
到了民国时期,紫砂通过配料,创造了黑色这么一个体系。现在和黑色相关的泥料有黑泥、黑星土、黑、黑铁砂、黑星砂等泥料。
名字带黑的泥料有这么多品种。但其实大概也就分成两类:第一类就是黑料也就是黑泥,第二类是紫泥黑星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黑星土。
也许是为了规避化工料这个名词,很多平台都会说这些泥料是有原矿的,但其实这是个无稽之谈。上述这些名字带黑的泥料都是没有原矿的,而是属于调配料。
徐秀棠也在紫砂十讲中说,没有黑色泥料。黑料是抗战时期,宜兴陶瓷学校的王教授运用化工知识参与了泥料的炼制和开发,在紫泥中加入适量的锰,就开发出了黑料这么一款紫砂泥。70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也曾炼制这款泥料,并且用来制作紫砂壶。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上海硅酸盐协会对历史上紫砂残器进行成分分析,在北宋残器上,分析出了氧化锰。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经过任何调配的紫砂器,天然也带有氧化锰的成分。
现代氧化锰已经从天然锰矿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分离出来,被当作染料运用到各行各业,而且氧化锰不同于氧化钴它是没有毒性的。所以经过氧化锰调配的紫砂泥,大家仁者见仁,而且平心而论,这种黑色紫砂壶用来泡茶对人的身体基本是无害的。
我们回头再来聊聊黑星土,它的出现是误打误撞开发出来的,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姑且一听。
在70年代,配料工在配料,看看时间快下班了,这时候正好忽然停电。按照老国企的习惯,剩下的活就是明天的活了。
配料工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发现机器已经在运转了,他以为已经研磨了很长时间了,所以就把机器关掉,把料送去拌和成泥。其实这个电才刚刚来了没多久,远远没有达到厂里规定的研磨时间,所以这个天然锰粉就比较粗。
结果这个泥制成壶烧制以后,发现没有经过充分研磨的锰粉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壶体的表面,形成了意想不到的观感效果,后来就把这种调制方法炼制的紫砂泥叫做黑星土。
故事虽然未必全部真实,但是原理基本上就是如此。历史上的黑星土,是以品质较好的紫泥,再混入锰粉颗粒,炼制成了黑星土。在添加锰粉颗粒以后,反而加大了制作紫砂壶的难度,实质上却提高了泥料的透气性。
黑泥料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但是也有说是用石黄矿核的外壳研磨成粉以后调制的,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关于黑料和黑星土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