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化学第七选择题,化学与传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1.中国古代化学的工艺简介

(1)炼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

(2)冶炼青铜

冶炼青铜的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3)造纸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

⑤覆帘压纸:将竹帘反过来,使湿纸落于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叠积上千张湿纸后,加木板重压以挤去大部分的水。

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生火焙干。

()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

反应原理:2KNO3+S+3C点燃=====K2S+N2↑+3CO2↑。

(5)酿酒

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6)染色

染色是一个很古老的工艺,即用染料使物品着色。

2.常考经典史籍材料归纳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碱”是K2CO3。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5)《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6)《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7)《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是铁的合金。

(8)《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里的“绿矾”是FeSO·7H2O,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3.解题关键和思维建模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转化为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解题的思维模型如下:

1.化学与STSE的常见考点

(1)常见的环境污染及成因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成因

雾霾

SO2、NOx和可吸入颗粒物(如PM2.5)与雾气结合的混合物

酸雨

SO2、NOx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SO2+H2OH2SO3,2H2SO3+O2===2H2S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光化学烟雾

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复杂的污染物

臭氧空洞

NOx、氟氯代烃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

水体污染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可引起“水华”(淡水中)或“赤潮”(海水中)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的CO2气体大量增加,最终导致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白色污染

各种塑料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2)常见材料的组成或性质

材料

组成或性质

天然

纤维

棉、麻

富含多糖纤维素,只含C、H、O三种元素

蚕丝、羊毛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水解

人造纤维

将天然纤维(木材、甘蔗渣)经过化学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合成纤维

以石油、煤、天然气和农副产品做原料加工制得单体,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六大纶”

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合金材料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常考物质用途

物质

用途

物质

用途

明矾

净水剂

铁粉

食品袋内脱氧剂

硫酸铝、小苏打

泡沫灭火器灭火

热的纯碱

洗涤油污

FeCl3溶液

印刷电路板回收铜

活性炭

去除冰箱中的异味,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

氢氟酸

蚀刻玻璃

浸泡KMnO的硅藻土

保鲜水果

硅胶

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液氨

制冷剂

二氧化硫

纸浆的漂白剂

乙烯

水果催熟剂

甘油

护肤保湿剂

氢氧化铝

胃酸中和剂

()化学与能源

2.绿色化学

(1)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原则:原子利用率为%。

★拓展延伸★

高考“化学与生活”模块中十类常考试剂的性质和用途归纳

1.去污剂:水解呈碱性的强碱弱酸盐在生产生活中常作去污剂。

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所用去污剂多种多样,但在高考中常考查强碱弱酸盐作去污剂。这是对主干知识即盐类水解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例如Na2CO3水溶液因弱酸根离子(CO32-)水解呈碱性;而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羧酸盐和甘油,从而达到去油污的目的。另外,由于强碱弱酸盐(Na2CO3)水解要吸热,温度升高,(Na2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强,去污能力增强。所以,热的强碱弱酸盐(Na2CO3)溶液去污效果更好。

2.除锈剂:水解显酸性的强酸弱碱盐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作除锈剂。

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所用的除锈剂有多种,但在高考中常考查强酸弱碱盐作除锈剂。这是对主干知识即盐类水解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例如NHCl水溶液因弱碱阳离子(NH+)水解呈酸性;而铁锈、铜锈等金属氧化物及其混合物能与NHCl水溶液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另外,由于强酸弱碱盐(NHCl)水解要吸热,温度升高,盐(NHCl)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强,除锈能力增强。所以,稍加热NHCl溶液除锈效果更好。所以,生产生活中常用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NHCl)作去锈剂。

3.食品干燥剂:具有吸水性,且吸水后仍然是无毒无害固体状的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高考考题常对中学化学中学过的一些主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考查,其中物质的吸水性考查较为频繁。目前使用的食品干燥剂多种多样,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主要有CaSO、CaCl2、硅胶、活性氧化铝、纤维干燥剂等,它们通过吸附食品中水进行干燥。尤其硅胶是一种高微孔结构的含水二氧化硅,无毒、无味、无嗅,化学性质稳定,具强烈的吸湿性能,是最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高考考题主要考查:抗氧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等。所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认识和了解这些食品添加剂的用途是准确答题的关键。

(1)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产物无毒无害的物质常用作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又名脱氧剂、去氧剂或吸氧剂。它是一种能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是将中学阶段所学的氧化还原的知识放在此处考,重点考查常见的还原剂的还原性。因此在考题中涉及到的抗氧化剂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有机脱氧剂:如用于婴儿食品、奶粉等作抗氧化剂的生育粉(维生素E或VE)、用于鱼肉制品、冷冻食品抗坏血酸(维生素C或VC)及其衍生物、茶多酚等等。另一类是无机脱氧剂:如还原铁粉、亚铁盐、亚硫酸盐等。值得注意的是:细铁粉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常与干燥剂一起装入小袋里,组成一种既可以抗氧化,也可以防潮的双试剂。

(2)防腐剂: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作用是延迟微生物生长引起腐败,使用的目的是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高考中常考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等。

(3)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高考试题主要涉及到两类甜味剂。营养性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也是天然甜味剂。由于这些糖类除赋予食品以甜味外,还是重要的营养素,供给人体以热能,通常被视做食品原料,一般不作为食品添加剂加以控制。非营养性甜味剂:糖精(邻-磺酰苯甲酰)、甜叶菊甙、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等。值得注意的是甜蜜素(环己基胺基磺酸钠)应当谨慎使用。

()增味剂:它是指为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而添加的物质,又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高考试题主要涉及到的增味剂有:味精和鸡精等。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味道鲜美,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调味剂。鸡精除了还有一定量的谷氨酸钠,但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使用更为广泛。

(5)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是指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者某些天然食品,用以弥补天然食物的缺陷,使其营养趋于均衡或弥补营养素的损失,维持食品的天然营养特性的一大类物质;在人们的基础膳食中有的放矢地加入某些营养强化剂,能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体质。高考常考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三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叶酸、生物素等;氨基酸类,如牛磺酸、赖氨酸等;营养素类,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膳食纤维、卵磷脂等;矿物元素强化剂:加碘食盐、含钙饼干、含铁糖果、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等等。其中,维生素E、卵磷脂、维生素C既是食品中主要的强化剂,又是良好的抗氧化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常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另外,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5.漂白剂:二氧化硫(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等。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SO2遇水则形成亚硫酸(H2SO3)与某些有色物质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SO2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此外,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SO2用作某些食品或饮品(红酒)的防腐剂。另外,次氯酸及其盐也具有漂白功能,常作漂白剂。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漂白作用“吊白块”,其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常温时较稳定,在8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它可使人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等。一次性食用剂量达到10g就会有生命危险。“吊白块”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漂白剂,不能用于食品漂白。

6.水处理剂:水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物质,水的处理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高考试题经常涉及到水的净化和处理。主要考查沉淀吸附剂、杀菌消毒剂、重金属离子处理剂等.

(1).沉淀吸附剂:无毒无害的胶体状物质一般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使水变澄清,此类物质常用作水的沉淀吸附剂。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可溶性铝盐如明矾[KAl(SO)2.12H2O]、铁盐如Fe2(SO)3等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粒子,这些胶体粒子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因此,明矾和铁盐常作净水剂。由于铝离子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明矾对饮用水的净化法将逐渐被淘汰。另外,活性炭、聚丙烯酰胺、天然粘土等都可以用作水的吸附沉淀剂。

(2).杀菌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且消毒后的产物无毒无害的物质常用作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剂。生活饮用水中常用ClO2、漂白粉、次氯酸钙、氯胺、臭氧、高铁酸钠(Na2FeO)等作杀菌消毒剂。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