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景德镇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不仅将成为加速江西崛起战略的新引擎,也将成为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整个试验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如何重新定位,重构战略构想。美术学学科将以“教学与科研”为建设重点,以“传承与创新”为基调,以“陶瓷小镇”为形象定位,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核心诉求,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发展模式,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典范工程”为战略目标,最终提升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的特色大学发展新路子。
本科研团队以中国陶瓷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站在美术学、艺术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在构建中国陶瓷美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对中国各大窑口的陶瓷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探讨其传承、演变与发展的脉络。挖掘隐藏在美术表象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根据现有的分布和保存状况提出遗产保护的对策。集中国最优秀之制瓷工艺,打造国际化陶瓷文化的艺术世界。
刘晓玉井冈学者团队一共有老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10人,具体研究方向及教师简介如下:
刘晓玉
刘晓玉,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江西省省情研究特聘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瓷学会IAC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安徽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人文社科专家库专家,入选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远航工程人才、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科学基项目和“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冷门绝学1项。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译著1本和专著7本、画册4本。主持《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西卷陶瓷篇(颜色釉瓷)》、《中国大百科全书陶瓷文化陶瓷贸易与文化》、《中国陶瓷艺术史-明代卷》的编撰工作。作品分别被淄博中国陶瓷馆、江西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收藏。
1、美术考古与科技考古方向
(团队成员:吴军明、付火水、郁永彬、袁枫、何其乐)
从历史学角度看,文化遗产研究主要在于揭示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以及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制和关系。诸如古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工艺品制作,以及它们被使用和交换,技术和艺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并以什么方式出现、发展、消失等,这些都是文化遗产学要研究的问题。比如,有关绘画、雕塑、手工制品等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主要是借鉴美术学方面的积累。而有关墓葬、石窟、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化遗产知识,主要是借鉴考古学方面的积累。本方向促进自然科学界与人文科学跨学科学术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推进多学科研究的深入进行。这对于科学系统地研究我国珍贵文化遗产,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科学、历史、艺术和人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吴军明
吴军明,博士。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古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景德镇市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AnalyticalMethods》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科技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相、市级及其他科研项目11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Archaeometry》、《中国科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SCI、EI收录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日用陶瓷行业手册1部,教材2部。获外观设计专利5项。
付火水
付火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6项。主持地市级项目5项。课题“浮梁县英溪村历史与文化研究”、“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历史与文化研究”结题获评良好。论文《试述浮梁县碑刻文献的主要内容和价值》获得景德镇市第七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
郁永彬
郁永彬,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博士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教研室主任,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哲史类教指委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江西省文旅厅汉文化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考古》、《文物》、《Archaeometry》等权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顶级期刊3篇、权威期刊4篇、SCI收录1篇、CSSCI收录11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
袁枫
袁枫,硕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古陶瓷保护修复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陶瓷考古、陶瓷文物修复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两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论文1篇,合编著作1部,国家发明专利3项,年获得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瓷器文物修复)一等奖。
何其乐
何其乐,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艺术文化学博士在读。硕士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作品多次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并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冲绳出土的景德镇陶瓷,年获得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日本文化艺术财团的年度日本文化艺术奖学生荣誉以及JEES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奖项等,并在日本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2、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史与中外陶瓷贸易史方向
(团队成员:陈宁、邢鹏、胡思琪、刘金宝、朱明清)
中国的陶瓷分别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销往了全世界,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往来和联系,推动了中外互相的了解与往来,可以说中国瓷器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种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促使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中外陶瓷科学技术交流的研究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研究
●中外陶瓷贸易的研究
陈宁
陈宁,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项目),江西省首届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新时代赣鄱先锋,中国古陶瓷学会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16项。独著4部,合著6部,主编教材2部。荣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5项、市厅级奖励2项。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立项课程1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邢鹏
邢鹏,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陶瓷文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6项,参与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各1项。撰写《中国近现代陶瓷教育史》等专著2部、合编《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史(-)》《陶瓷文化概论》等4部,发表陶瓷教育、审美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胡思琪
胡思琪,韩国檀国大学设计学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高校育人共享计划立项课程1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部。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1项。
刘金宝
刘金宝,日本九州大学社会文化学博士。曾任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日语教研室主任、讲师,江西省外语学会理事会理事。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在《近代文学论集》(日本近代文学会九州支部会刊,年刊)、《COMPARATIO》(日本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生院比较文化研究会会刊,年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
朱明清
朱明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从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
3、陶瓷工艺材料与陶瓷文创方向
(团队成员:唐珂、汪鹏、钟幸福子)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制作工艺精良、艺术表现丰富多彩,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依旧熠熠生辉。可分为历史演变、科学研究、工艺总结和艺术探讨等部分研究。其中古代陶瓷工艺成就在现代陶瓷上产生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
唐珂
唐珂,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与工程系主任、教授。著有《含道映物》等专著5本,获得各级专利10多项,在《美术》《美术观察》《艺术评论》《陶瓷学报》《中国高校科技》和台湾《陶艺》等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汪鹏
汪鹏,博士。现任陶瓷美术学院艺术与工程教研室讲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
钟幸福子
钟幸福子,现任陶瓷艺术与工程教研室讲师。主持完成校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1项,发表釉料、艺术教育等学术论文4篇。
4、陶瓷美术理论研究方向
(团队成员:张甘霖、汪冲云、龙洲、沈华靖)
对20世纪以来的陶瓷艺术美学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阐述其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揭示其规律,总结其得失,为现代陶艺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做一个铺垫。
张甘霖
张甘霖,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访问学者。曾为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院长助理、美术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江西省双千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美协理论艺委会秘书长、江西省设计学II类教指委秘书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副秘书长。获得年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编著者、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二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全国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荣誉称号。曾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奖及江西省美展等省级奖励1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国家十三五重大图书出版项目及省部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年度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汪冲云
汪冲云,硕士,研究员,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之子,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访问学者,中国书画专业委员会、中国古陶瓷学会、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南洋高级进修学院客座教授。主持或参与出版《陶瓷粉彩花鸟绘画技法》、《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辞典》、《陶瓷雕塑造型艺术研究》、《艺术理论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擅长写意花鸟绘画,陶瓷与国画作品曾履获省市级奖项及被博物馆、收藏家收藏。
龙洲
龙洲,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选入教育部“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年作为“江西省高层次专业技术引进人才”入职景德镇陶瓷大学,现任基础与设计史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理论与陶瓷艺术设计。出版专著1部,教材2本,专利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持省级课题5项、参与省部级课题项目9项;获得“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论文一等奖和“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作品金奖各1项;主讲的陶瓷课程荣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8项。年被评为江西省“互联网+优秀指导老师”,年被评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年入选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青年项目,被授予“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称号。
沈华靖
沈华靖,南昌大学电子电力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校友总会办公室副主任。
通过团队建设,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若干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
本科研团队以陶瓷非遗为突破口,寻找优势团队、凝聚科研力量,采用“造血”功能,形成集中性的突破,实现美术学科的特色。具体合作团队如下:
1.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
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3.景德镇非遗保护中心
4.吉安市吉州窑瓷烧制技艺研究院
5.中国陶瓷博物馆
6.山西博物院
7.吉州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