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东哥跟大家科普讲解了翡翠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翡翠?翡翠和玉的区别有哪些?大家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翡翠的知识。
这期想跟大家更深入了解翡翠自身,包括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成分构成翡翠,翡翠常见的颜色又分为哪几种。围绕着几个方面扩展科普翡翠的相关知识。
翡翠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翡翠在自然界的形成,目前有四种主流观点:
东哥觉得这种观点更为合适——在板块碰撞的时候会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加上低温的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再变质成硬玉,翡翠因此出现。
翡翠的主要成分
1.化学成分: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铝钠—NaAI〔Si2O6〕。
2.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绿辉石、角闪石、钠长石等也有出现。
所以东哥比较倾向于刚才提出的主流观点。钠长石的出现证明了翡翠是一个平稳过渡变质的过程,主要的化学成分和实验室的实验模拟构成也十分相像。
3.硬度:6.5—7.5
4.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5.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硬度是划分软硬玉的界限,从光泽和透明度都能看出开采的翡翠成色和水种各方面,有经验的资深专家甚至能够依靠一个强光手电筒去判断估价翡翠的价值。
6.相对密度:3.30——3.36,一般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7.折射率:1.65——1.67(点测法),在折射仪上1.66附近有一较模糊的阴影边界
相对密度和折射率这两个元素都是精确判断翡翠的主要参考依据,虽然神仙难断寸玉,但是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高科技的仪器能够更好的判断翡翠的情况,也避免一些无良卖家以次充好,相关的机构检测认证对于大多数普通玩家来说是一个极大衡量翡翠是否值得的标准。
8.颜色:翡翠颜色丰富多彩,以绿色为尊,按颜色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翡翠的颜色多姿多彩,从名字可以看到,翡为红色,翠为绿色,那么红色和绿色作为翡翠的常见颜色以外,其他颜色也多见。其中绿色作为颜色衡量翡翠是否值钱的标准,通常来说越绿的翡翠价格越高,帝皇绿在拍卖行高不可及的出价就可见一斑。纯粹的绿色,不含一丝杂色的标准对于翡翠的估价是通用的。
翡翠开采出来,外皮通常会有不同颜色,由于风化作用会在表皮出现红色等颜色。开窗后可以根据裸露的部分判断翡翠的价值,颜色纯正,蕴含杂色的多少也会影响价值。
9.发光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利用翡翠的发光性,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初步判断,当前翡翠是否人造还是矿场开采出来,这个办法在近些年来的实用性也大为下降,造假的手段越发高明,单凭一个方面也难以判断。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判断翡翠的真伪,建议不要盲目听取一家意见,可以多加衡量和平时多扩充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不被骗,少吃药,多切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