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镁热还原二氧化硅以及CVD碳涂覆制备

1)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采用工业上可行的工艺生产,分三步:气溶胶喷雾干燥,镁热还原和CVD碳涂覆。

2)进行二氧化硅的镁热还原动力学研究以优化硅的微结构和转化。

3)由70wt%石墨和20wt%硅-碳复合物组成的负极提供优异的性能:4mg/cm2面积负载、mAh/g比容量、3.4mAh/cm2面积容量以及经过个循环有92%容量保持率。

硅(Si)是一种高容量的负极材料,可替代或补充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中的石墨负极,学术界和工业界正致力于将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其技术挑战主要源于Si作为Li存储材料的两个基本性质:嵌锂-脱锂期间不可避免的体积膨胀和与石墨相比较差的电子传导性。前者导致电极中电子传输的阻碍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的持续破裂,后者严重限制了基于Si的材料在电极中负载量,因而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容量。除了解决技术挑战外,建立合理的生产工艺对于硅基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同样重要,不仅要具有经济可行性,而且在技术上也是可靠的,以实现Si基负极材料的最佳性能。

在迄今报道的众多生产方法中,镁热还原反应(MRR)仍然是Si材料生产中可行的路线。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由于MRR的放热性质导致Si的融合,很难控制Si的微观结构;副产物的产生,包括硅酸镁和硅化镁的生成;最后,MRR的动力学尚不清楚,因此难以优化MRR过程。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的JuchenGuo教授课题组报告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硅碳(Si-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简单的喷雾干燥商业二氧化硅水悬浮液(LUDOXHS-40)制备前体,然后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硅的镁热还原动力学,可以精确地优化所得多孔Si的转化率和微观结构性质。随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进行碳涂覆之后,最终的Si-C复合产品在商业相关的测试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比容量mAh/g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当用作石墨负极的添加剂时,电极的总面积负荷为4.0mg/cm2,在含有20wt%Si-C和70wt%石墨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mAh/g的比容量、3.4mAh/cm2的面积容量以及次循环后有92%容量保持率。在贫电解质条件下,商业磷酸铁锂正极和Si-C-石墨负极组成全电池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该研究成果以High-performancesilicon-carbonanodematerialviaaerosolspraydryingandmagnesiothermicreduc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NanoEnergy上,ZhengYan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先将商业SiO2水悬浮液(具有40wt%二氧化硅含量的LUDOXHS-40)用水稀释,再用双流体雾化器雾化,将产生的气溶胶通过氮气在℃的不锈钢干燥器中进行,得到干燥的SiO2颗粒,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如图1。SiO2颗粒的平均尺寸为11μm(图1b),每个粒子由许多10nm的初级SiO2颗粒组成(图1c),这与LUDOXHS-40中SiO2的粒径一致,SiO2颗粒的BET比表面积是m2g-1。

图1.(a)气溶胶喷雾干燥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的SEM图像(插图为高倍放大下的颗粒);(b)二氧化硅的粒度分布;(c)原始二氧化硅颗粒TEM图

图2.(a)SiO2和Mg粉末的反应混合物中不含NaCl的MRR的温度曲线。用NaCl作为热清除剂的MRR的温度分布,在(b)℃,(C)℃和(d)℃下不同时间的温度曲线。(e)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持续时间下的SiO2转化为Si的转化率。(f)Ginstling-Brounshtein模型拟合转换数据,以获得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

随后通过MRR将SiO2颗粒还原为Si。将SiO2颗粒和Mg粉末(目)的混合物在氩气下密封在自制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以1℃/min的速率将反应器加热至℃。为了测量MRR的起始温度,在不锈钢反应中插入高温热电偶。如图2a所示,温度峰值出现在℃,热电偶记录的最高温度为℃,尽管温度峰值仅持续不超过5秒(热量通过反应器的不锈钢体消散),但形成大量的Mg2SiO4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其中,Mg2SiO4的形成是由于高温促进由镁与二氧化硅的部分还原以形成MgSiO3,进一步与Mg反应形成Mg2SiO4,如果反应时间延长也可以从MRR产生Mg2Si。为了减轻该放热过程的影响,加入氯化钠(NaCl)到反应混合物中作为热清除剂。图2b-d显示反应器中的温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发现加入NaCl有效地吸收了MRR释放的热量,没有观察到温度峰值。

图3.(a)含有NaCl的MRR在℃下1h、3h、6h、9h和12h的产物,(b)用盐酸和氢氟酸冲洗后的产物的XRD图

图3a中的XRD图表示来自MRR在℃的产物含有MgO,Si和NaCl,没有Mg2Si或Mg2SiO4副产物。用盐酸和氢氟酸冲洗产物以除去NaCl,MgO和未反应的SiO2后,最终产物的XRD图表明为晶体Si(图3b)。如图2所示,获得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的SiO2与Si的转化率,如所预期的,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转换结果适合于Ginstling-Brounshtein模型,其是用于高产率条件下的一个固态反应动力学模型:,其中k是MRR速率常数,G是转化率,t是等温步骤时间。如图2f,计算得到的MRR速率常数在℃、℃和℃分别为是2.78×10-6s-1,3.0×10-6s-1和3.22×10-6s-1。利用速率常数,在-℃的温度范围内,MRR(以NaCl作为热清除剂)的有效活化能可计算出为5.5kJ/mol,低的活化能表明MRR是传质过程控制。

图4.含NaCl的MRR的制备Si材料在℃的等温步骤时间为(a)1h、(b)3h、(c)6h、(d)9h和(e)12h的TEM图。(f)由MRR在℃制备的Si的比表面积。

MRR的动力学不仅影响转化,而且影响所得Si的微观结构。根据在℃下反应产生的Si的XRD半峰宽(图3b),表明Si的尺寸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该结果与图4中Si的TEM图一致,其表明来自MRR的Si的孔隙率随着反应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根据图4f中Si的BET比表面积可以发现,相比前驱体二氧化硅颗粒(m2g-1),MRR在℃下得到的Si具有较低的比表面积,随着反应时间增长,它们的比表面积从.8m2g-1(反应1h)降至22.6m2g-1(反应12h)。

由在℃下MRR制备的Si作为负极、Li箔作为对电极进行半电池测试。电极由80wt%的Si、10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粘合剂和10wt%的乙炔黑组成,Si的负载为1mg/cm2。图5a显示了在mA/g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和库仑效率(CE),反应6h得到的Si具有最高的容量保持率:在第一次锂化容量为mAh/g,并在次循环后保持mAh/g的容量。所有电极都表现出较低初始库仑效率(ICE),归因于Si的脱锂过程中不可逆容量损失,由于Si的绝缘性质和体积膨胀引起。

碳涂层已被证明是缓解上述挑战的有效策略,但是,必须满足某些碳涂层标准:碳涂层应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因此,具有固有多孔结构和富含杂原子官能团的碳是不好的选择;此外,碳涂层需要保形以不增加可接触的表面积并使所需的碳量最小化。基于这些标准,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作为碳涂层方法,选择MRR在℃下反应6h得到的Si用于碳涂层。通过CVD在旋转管式炉中使用乙炔作为碳源,获得具有不同碳涂层比的Si-C复合材料,与未涂覆的Si相比,这些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ICE分别显示在图5c和d中。图5c显示通进行的碳涂层改善了Si的容量,这归因于增强的电子传导性,即电荷转移。所有Si-C复合材料的碳涂层也改善了循环稳定性,ICE都得到了显着改善,其中具有9wt%碳含量的Si-C复合材料显示出最高的容量,然而却相对快速的容量衰减。另一方面,具有16wt%碳含量的Si-C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但其容量仅略微高于Si。通过考虑ICE、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具有12wt%碳的Si-C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的整体性能。

图5.MRR在℃下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生产的Si材料的(a)循环稳定性和(b)ICE。通过CVD碳涂覆后6小时反应持续时间的Si的(c)循环稳定性和(d)ICE。

Si-C复合材料的最实际应用是用作石墨负极中的添加剂以增强容量。作者将Si-C复合材料以三种不同的重量比与石墨混合,制备得到的电极的Si-C和石墨的面积负载通常为4.1mg/cm2。图6显示了在0.5mA/cm2和1.0mA/cm2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基于Si-C和石墨的总质量)、面积容量、循环稳定性和CE。在0.1mA/cm2时的初始容量优于商用石墨负极,ICE略低于石墨负极。在循环电流增加到0.5mA/cm2和1.0mA/cm2之后,含有Si-C复合物的电极仍然显著优于商业石墨电极,如图6及表1所示。

图6.在0.5mA/cm2和1.0mA/cm2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基于Si-C和石墨的总质量)、面积容量、循环稳定性和CE。

表1.由Si-C复合材料和石墨组成的电极与纯石墨电极的各种性能的比较。

含有20wt%Si-C和70wt%石墨的电极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在0.5mA/cm2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mAh/g(面积容量2.5mAhcm-2)和92%(次循环),在1mA/cm2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mAh/g(面积容量2.1mAh/cm2)和84%(次循环)。为了进一步证明Si-C复合材料的相关应用,由20wt%Si-C负极和商业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组成全电池(纽扣电池),电解液用量控制在14μL,约5.6g/Ah。全电池循环使用恒流放电,然后进行恒流-恒压(CCCV)充电,充电电压为3.6V,截止电流为0.05mA/cm2。图7a显示了基于Si-C和石墨总质量的全电池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CE。图7b和c分别显示在0.5mA/cm2和1.0mA/cm2的电流下的循环曲线。在0.5mA/cm2和1mA/cm2电流下,Si-C-石墨负极的初始容量分别为mAh/g(1.9mAh/cm2)、mAh/g(2.4mAh/cm2)。在0.5mA/cm2和1mA/cm2电流下次循环后容量维持率分别为88%和85%。

图7.(a)在0.5mA/cm2和1.0mA/cm2的电流下,Si-C-石墨/LiFePO4全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在(b)0.5mA/cm2和(c)1.0mA/cm2的电流下充放电电压曲线。

本文通过简单的喷雾干燥从商业二氧化硅水悬浮液(LUDOXHS-40)制备前体,然后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硅的镁热还原动力学,从而可以精确地优化所得多孔Si的转化率和微观结构性质。从动力学研究中,产生具有最佳转化率,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多孔Si颗粒,获得了优化硅生产的关键操作参数。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进行碳涂覆之后,最终的Si-C复合产品在商业相关的测试条件下具有优异的mAh/g比容量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当用作石墨负极的添加剂时,电极的总面积负荷为4.0mg/cm2,在含有20wt%Si-C和70wt%石墨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mAh/g的比容量和3.4mAh/cm2的面积容量以及次循环后有92%容量保持率。在贫电解质条件下,商业磷酸铁锂正极和Si-C-石墨负极组成全电池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所制备的Si-C复合材料表现出了迄今为止在文献中报道的最佳负极性能。

ZhengYan,JuchenGuo*,High-PerformanceSilicon-CarbonAnodeMaterialviaAerosolSprayDryingandMagnesiothermicReduction,NanoEnergy,,DOI:10./j.nanoen..06.

将『能源学人』添加星标

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当天的最新消息

(疯狂暗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