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座特大型多金属矿,反思过去的开发模

大宝山矿是广东省的一座特大型多金属矿山,位于粤北山区,范围横跨曲江和翁源两县境。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属于温暖潮湿多雨区,表层岩石风化强烈。大宝山矿区在平面上分南、北两个矿段,北矿段以铁铜矿为主,南矿段以铅锌矿为主。在剖面上,上部为褐铁矿体,中部为大型铜硫矿体,下部为中型铅锌矿体。矿石矿物组合复杂,主要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并伴有钨、铋、钼、金、银等多种稀有金属和贵金属。规模宏大的大宝山矿山多金属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流失的重金属Pb、Fe、Zn、Cu、Hg、As、Ag、Cd、Mn、Bi等,是土、水生态环境的毒害元素。金属硫化物的氧化释放出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H+。金属污染、矿业酸性废水为大宝山多金属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环境公害。自80年代初大宝山矿区出现私人和小集体采矿业开始,非法民采活动就日益严重起来。特别是大宝山南矿段,盛行时高达多条采坑,非法采矿民工超过了人。采矿时,多是采富(矿)弃贫(矿),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开采出来的贫矿和废石任意堆放。选矿、洗矿产生的含有硫、镉、锰、铅等多种严重超标的重金属污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顺着大宝山西南部的山间小溪往下游冲积平原(新江)排放,沿翁源河南流,绵伸30多公里至英德桥头镇境内,排放出的废水使河水变成具一股刺鼻气味的浑浊硫酸水,河滩变成铁锈色,河水中鱼虾绝迹。矿山开发引发了矿区及下游河流沿岸土壤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最为严重的是翁源县上坝村。它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该区域河段河水颜色赤红,底泥发黑,河内鱼虾绝迹,用河水灌溉或受洪泛影响的农田,土质被破坏,农作物产量逐年下降,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还损害了村民的健康,曾经的鱼米之乡,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高发区,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