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网络疯传的文章ldquo中盐

之前网络疯传这样一篇文章:“中盐集团害国人是谁干的,懂点化学的好处是能看懂这篇文章,但没办法改变”。这篇文章由于涉及到所有人的健康,因此被疯传。文中用“中央党校余教授”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中盐集团生产的盐含有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他吃了后胃口差了、胆红素升高、肌酐升高,也就是“胃、肝、肾”全出问题了,后来换成不含抗结剂的盐,症状就消失了。

我们无法确定“中央党校有没有余教授”,也无法确定他说描述的病症是否真实。前几天有几个朋友咨询关于盐和亚铁氰化钾的问题,我只是简单用语音回复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咨询,就写一篇关于盐的文章,一并回答。

抗结剂及其亚铁氰化钾

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抗结剂有亚铁氰化钾、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4种。有些抗结剂是水溶性的,如亚铁氰化钾;有些只溶于酒精和/或其他有机溶剂,国外常用的硅酸钙溶于水和油。常见抗结剂如下:

1.亚铁氰化钾:仅在某些国家中许可用作抗结剂。具体使用时,多将本品配制成0.25~0.5g/mL的水溶液,喷入kg食盐中,最大使用量为10mg/kg。健康的饮食建议是,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啤酒瓶盖装满),按每天摄入10g计算,亚铁氰化钾的每天摄入量一般不超过0.1mg。

引起50%大鼠死亡的亚铁氰化钾的剂量为:LD50大鼠口服1.6~3.2g/kg,相当于人每天吃10-15g亚铁氰化钾可导致50%人中毒死亡。人每天的摄入量相当于中毒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亚铁氰化钾被官方定义为:属低毒类添加剂,可以用于食品。

亚铁氰化钾的官方健康危害陈述是:该品属低毒类。吸入引起咳嗽、气短。大量口服引起胃肠不适。有资料报道,中毒时肾脏受损害,尿糖大量增加。就是,生产亚铁氰化钾的工人,可能因职业原因导致中毒,但不会因吃盐导致中毒。

其他国家食盐中常用的抗结剂:柠檬酸铁铵、硅酸钙等

2.磷酸三钙:用于葡萄糖粉、蔗糖粉、可可粉作为抗结剂,最大用量为15g/kg,也可以用于面食、固体饮料,作为钙营养补充剂。但能影响维生素E、维生素D的吸收,需注意不能与维生素营养补剂一同配伍。由于磷酸三钙不溶于水,达到同样抗结效果,需要的添加量比亚铁氰化钾多,因此,很少用于盐中作为抗结剂。

3.二氧化硅:是常见用于奶粉、速溶咖啡的抗结剂,最大使用量为80g/kg。二氧化硅LD50大鼠口服大于5g/kg(bw),均属几乎无急性毒性的产品。不溶于水,生产加工不如亚铁氰化钾方便。

4.微晶纤维素:常用于冰淇淋等食物中作为抗结剂、分散剂等,使用量没有限制,LD50小鼠口服大于21.5g/kg(bw),均属几乎无急性毒性的产品。不溶于水,生产加工不如亚铁氰化钾方便。

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概念

——为什么中国咸鱼被世卫组织认定为致癌物

现在关于“亚铁氰化钾”官方及专家所有“辟谣”的论点是:亚铁氰化钾只有在度高温下才能分解为氰化钾产生毒性,大家烹调时很难达到这个温度,属于低毒食物;亚铁氰化钾导致人体死亡的中毒剂量约为10g-15g,与每天人的摄入量0.1mg相差1/10万,属于低毒物质,因此,“亚铁氰化钾有毒是谣言”。

亚铁氰化钾是否有毒?目前官方的数据及观点并不充分。因为,只强调了急性毒性。

在药学中,毒性反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毒性,一类是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一次或突然使用过大剂量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中毒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慢性毒性:是长期反复使用蓄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等,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中国咸鱼:在世卫组织最新更新的致癌物质中,中国咸鱼被明确列为1类致癌物质!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在胃肠道中可以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有研究表明,吃咸鱼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且年龄越小,食用的量越大、频率越高,患以上3种癌症的风险也越大。

也就是亚硝酸盐是一个关键物质。但是我们看下亚硝酸盐的急性毒性数据,一般吃0.3-0.5克亚硝酸盐会导致中毒,3克会导致死亡。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高于0.2mg/kg。肉制品生产中,成品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也就是即使你一次吃一公斤的咸肉、咸鱼等,你与中毒剂量也有十倍的距离,从急性毒性的数据看,咸鱼、咸肉也是低毒食品。

亚硝酸盐的案例告诉我们,急性毒性与剂量相关,高了会导致中毒,更高会导致死亡;但急性毒性的数据,不能代表这个物质是安全的,对人体无害的,长期慢性的积累,也一样危及人类的健康,诱发肿瘤。

食盐中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急性毒性的数据,专家出来辟谣的证据,也是用的急性毒性的数据,它的慢性毒性数据,我暂时没有查到。亚铁氰化钾长期使用是否安全?没有严谨的数据可以提供。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吃咸菜、熏肉都会得癌症,如果这样,一定没有人会吃这类食物。肿瘤易感性与个体差异有关。我有一个研究方向是:建立人体化学指纹图谱,分辨出哪些人群对肿瘤易感?对什么肿瘤易感?比如我们建立“唾液亚硝酸盐测定”,可能可以分辨出一部分“不能吃咸鱼、咸肉的人”。也就是说,亚铁氰化钾不一定会对所有人产生慢性毒性,但不排除对部分人产生慢性毒性。

我们无法考证中央党校是否有余教授这个人存在,也不能完全相信他的肝肾损伤是由食盐里的抗结剂所导致,在我们无法对每个人进行精准的“人体化学画像”时,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可能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比如少吃咸鱼、咸肉,少吃含抗结剂的食物。

当我提出“食品、化妆品必须安全至上”时

有人反驳我“不以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我一直提倡“食品、化妆品必须安全至上”,因此,宁可牺牲外观的漂亮和产品的货架期,也不会添加:抗结剂、防腐剂、不环保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由于他们不会立即产生急性毒性,所以常常被大家忽视。

有些人自认为自己很专业的人,出来反对说:“不以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我们来看看谁更专业,谁在耍流氓!

有些毒性与剂量相关,而有些毒性与剂量不相关。比如“氯霉素”,导致“灰婴综合征”的毒性与剂量相关,剂量高了才会产生“灰婴综合征”;但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毒性与剂量不相关,有些人哪怕接触极低剂量的氯霉素,都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不是所有的毒性都可以用剂量大小来衡量的。致畸、致癌、致突变,很多与剂量关系不大。

强生为自己的爽身粉向22名女性赔偿了约47亿美元,只是因为爽身粉是用滑石粉做的,里面有微量残留的石棉,长期接触可引发癌症。如果从急性毒性数据看,即使很大量的石棉也不会引发人类的中毒或死亡,但就是这个极其微量的石棉,经过时间的蓄积,导致了癌症。因此,无论是食品还是化妆品,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