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文物西汉弦纹玻璃杯揭示汉代广西合

玻璃制品,今天看来似乎并不稀奇,但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一直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中国古文献对古玻璃的称谓有“缪琳琅”“颇黎”“药玉”“瓘玉”“璧流离”等。作为最早的人造材料之一,玻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西汉时期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玻璃制品作为中外交流的物质载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在中国,玻璃的起源可以上溯至西周时期,但真正的玻璃制品出现,大致是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自制的铅钡玻璃制品一度流行。玻璃器在中国虽受到玉器、陶瓷等影响未发展成主流,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玻璃史上同样备受瞩目。

西汉弦纹玻璃杯图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年,在广西合浦县文昌塔70号汉墓出土了一件“弦纹玻璃杯”(见上图),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玻璃杯呈浅蓝色,为蓝料烧制而成。敛口,弧腹,自腰下内收,小平底,腹部饰三道弦纹。此杯高5.5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4厘米,经压模成型后,精细抛光,呈半透浅蓝,敛口,弧腹,自腰下内收,小平底,腹部饰三道弦纹,保存完整。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县城周围68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留存汉墓数万余座,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汉墓群。合浦县境内发掘的数百座汉墓中,已发现89座汉墓有玻璃制品,出土的玻璃器种类相当丰富,有杯、碗、盘、璧、珠、环、管、耳珰、鼻塞、龟形器等。化验结果表明,这些玻璃器均属于铅钡玻璃和钾玻璃而有别于西方的钠钙玻璃,但其生产技术当是通过海上交通从西方传入。

对这些玻璃制品进行的抽样化学分析发现,有7种不同的玻璃化学成分体系,既有来自海外的钠钙玻璃,也有本地自制的铅钡玻璃,尤其是众多的钾硅酸盐玻璃,被认为是继中国自制的铅钡玻璃系统之后,又一种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早期古玻璃。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历史,还原了汉代合浦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朝对外贸易繁荣兴盛的局面。

西汉弦纹玻璃杯图源于网络

合浦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建郡以来,一直是桂南、粤西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汉王朝同东南亚各国往来以及进行贸易的重要港口,是汉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唐宋时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带来新的生机。“海上丝绸之路”同时还有东海丝路和南海丝路之分,其中南海丝路的始发港“乾体港”,即广西的合浦港。

汉武帝曾七次率众到沿海巡视,派员带大量丝绸、黄金等物从合浦乘船到南海诸国和印度东海岸进行贸易。《汉书·地理志》曾记载了这条航线,它的起点为今广东徐闻和广西合浦,先后分别抵达都元国、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从夫甘都卢国船行大约2个多月,则抵达黄支国。在黄支国之南,有已不程国,这是当时中国船队到达最远的地方。通过这条海上航线,中国精美的丝织品、优质的金属制品大量输出西方的同时,西方的玻璃制品也通过海上商路进入我国,并被视为珍宝。《汉书·地理志》载:“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可见玻璃是当时从海外输入货物之大宗。据晋代僧人法显著《佛国记》记载,从公元3世纪到7世纪前半期,南亚、东南亚多国和大秦(罗马帝国)多次派使节前来中国朝贡贸易,输入的物品当中就有玻璃器。外来玻璃器和玻璃制造技术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器形的演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汉弦纹玻璃杯(胸身)图源于网络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发展,从欧洲西部经过地中海、波斯湾、红海等地到达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韩国、日本等地的贸易线路,连接成一个庞大的贸易体。近年来东南亚等地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来自印度和中国的青铜器、陶瓷和玻璃器等,其中,来自中国的器物很大一部分都是汉代的风格。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玻璃器物大多属于钾硅酸盐玻璃系统,这是印度、东南亚以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等地特有的一种玻璃系统。此件“弦纹玻璃杯”也属于这一系统,其杯身凸弦纹纹饰在我国先秦时期的陶、铜器上常有出现,在两广的汉代陶、铜器中也常见到,由此推论,由于海外交通的便利,很可能汉代合浦人已经学会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并利用当地的材料,延续传统器形,烧制出大量不同于西方的国产玻璃,并开始投放中外市场。合浦港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其产品通过南流江水系及广西境内的湘漓水道、红河水道、左右江水道、西江水道等流通到中原、巴蜀、夜郎等地,还通过南海航线流通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逾越千年,曾经的古港虽已湮没,但透过这件西汉弦纹玻璃杯,仍能重现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揭示那段神秘而辉煌的历史篇章。

责编:李一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