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器的那点事儿

玻璃的发明那是一个偶然。

传说玻璃是一群腓尼基商人在海边做饭时偶然发现的,灶上的硝石与海滩上的沙子混合熔化后,形成一种清澈的液体,凝固之后就是玻璃。

传说归传说,有确切证据表明的是人类早在公元前年就开始给陶器上釉了,陶器上不经意间粘有的草木灰经过高温烧焙,成为了晶莹透亮的玻璃釉,发现玻璃纯属偶然,就像牛顿发现地心引力一样。举个栗子:如下图,我馆藏汉釉陶壶上半部墨绿色的这部分就是玻璃釉啦。

公元前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已开始生产简单的玻璃制品了,而真正的玻璃器皿则是在公元前年的埃及出现的。此时的玻璃原料中含有杂质,带有颜色,并不完全清澈透明,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以及人们对它的狂热。

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地区的一些国家如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和叙利亚,玻璃制造业也很繁荣。他们当时已能够用透明玻璃或彩色玻璃制造清真寺用的灯。

欧洲玻璃制造业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大约18世纪之前,欧洲人通过在威尼斯商人手里购买高级玻璃器皿,这种情况随着18世纪欧洲人雷文斯克罗特发明一种透明性更好的铝玻璃逐步改变,玻璃生产业由此在欧洲兴盛起来,并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15世纪波西米亚彩色拼花玻璃窗

威尼斯玻璃器

中国的玻璃是西方传入的吗?

欧洲与阿拉伯地区的玻璃制造业如火如荼的开展,那么中国的玻璃是西方传入的吗?

不是的!我们的玻璃是老祖宗自己发明的,考古发现与科学检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年,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釉印纹尊,尊口有深绿色、厚而透明的五块玻璃釉。年,在宝鸡茹家庄西周早、中期墓葬里出土了上千件琉璃管、珠,经中外科学家对古代实物的鉴定,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所以,中国的玻璃是自成系统发展而来。

宝鸡西周墓地出土料管串饰

考古发现还告诉我们,中国的玻璃要比埃及晚,它萌芽于商代,最迟在西周已开始烧制。

中国古代的玻璃曾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玻璃古时有“琉琳”“陆离”“琉璃”之称,从南北朝开始,才出现“颇黎”“料器”的叫法,直到清代才称为玻璃。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所说的琉璃,不单指玻璃,它包括三种东西:一是一种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铝、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三是指玻璃。

作为琉璃之一的玻璃,最初只是作为装饰品或随葬品,视如珍宝。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河南固始春秋时期墓葬出土了几颗玻璃珠子,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蜻蜓眼”,到了战国时期,人们超级喜欢这种蜻蜓眼,特别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地,曾侯乙墓一口气出土了多颗,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无上珍宝“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的“珠”。

曾侯乙墓出土春秋时期的“蜻蜓眼”玻璃珠

河南徐家岭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

在中国古代琉璃是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于是古人发明出一种陶制的“蜻蜓眼”。有时候一个墓葬里面随葬几百颗这种陶珠子,标准的大额冥币。

到了汉代,玻璃的制作水平虽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黄金、玉器还要珍贵,为皇族贵胄之家享用,逾礼采用琉璃即为重罪,不是一般百姓可以用的。

直到清代,玻璃器才大规模生产制造,当时玻璃产地以北京为中心,俗称“京料”,单色不透明玻璃的颜色多大15种以上,作品灵感多来自于瓷器的造型,其中最为常见的要属鼻烟壶了。

从此以后,玻璃业普及,性质也从工艺品成为了日用品,玻璃器不再为世所珍,发展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又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

青岛市博物馆藏清料鼻烟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