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推送古玩艺术品信息、拍卖行最新成交记录、业内专家大行最新评论、力主打造中国古玩艺术品的第一黄金品牌。请 离别不是丢失,真正的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我血我脉我的根,你是我站在全世界面前的骄傲。我在天涯的知交们,你们今天,还好吗?
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目标:我要帮我的兄弟姐妹们寻找我们散落在海外的祖先。数量惊人,不可能完全覆盖,但我告诉自己要尽力。因为它们,与我们血脉相连。有根的人生,不漂泊。
藏品涵盖瓷器、玉器、文玩等很多方面(不包括书画、青铜器、石木雕),品种虽不同,但站在比材质更高的一层台阶去看,我想,好的艺术品都有一个共同拥有的本质:两个字,“精神”。
本人知识有限,若有名词方面的翻译不当之处,还望高手老师们不吝指正。接下来我们欣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该馆是美国七大中国文物收藏中心之一,敬请大家欣赏:
唐代龙门石窟天王头像7--8世纪
高:38.8宽:19.8深:14.8cm
天王是佛教法律的守卫执行者。
此件作品的风格和特殊石质明显说明它来自龙门石窟。20世纪初,很多龙门石窟的雕刻和部件进入了国际古董市场,但那些雕刻在当时没有被准确确认。今天的学者们正努力寻找确认这些龙门雕刻的方法。
良渚文化锥形(可能是)玉珮
公元前--前年
高:5.0W:0.9D:0.8cm
明代琴
年 H:.8W:19.6D:12.7cm
唐到北宋“龙吟”琴
--年刻“龙吟”二字
H:.2W:20.9D:11.2cm
明代琴
--年
H:.4W:19.3D:11.2cm
东周玉带扣
公元前4--前3世纪H:7.3cm
东周玉带扣
公元前4--前3世纪H:9.2cm
东周玉带扣
公元前4--前3世纪H:9.2cm
东周玻璃环
公元前5--前4世纪直径3.9厘米
(山妹注:中国的古代青铜冶炼和炼丹技术起源于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而原始瓷也出现于这个时期.这时原始瓷的烧成温度一般已达到℃~,℃已有熔炼用的耐火坩埚.到西周和东周早期(春秋)炉温可以更高一些,原始瓷在烧成时温度过高而流下来形成的透明釉滴,已属玻璃态物质.釉滴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古玻璃,因为在当时十分稀少而名贵,用作贵族的首饰和剑饰的镶嵌物.
中国中原地区最早的真正的玻璃物品产生于东周早期(春秋时期),出土的玻璃物品不多,目前看来只有3例: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吴国太子夫差的妻子之墓,公元前年)的蜻蜓眼式玻璃珠;河南辉县南部战国早期墓中的吴王夫差(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剑格上的蓝色玻璃;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的越王勾践(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剑格上的蓝色玻璃.对上述古玻璃在可能的条件下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玻璃的化学成分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玻璃中所未见的.对比湖北江陵九店的玻璃与江西低钙原始瓷釉的化学成分,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十分接近.这说明中国中原最早的古玻璃制备技术可能从原始瓷釉技术演变而来,产地都在长江流域.原始瓷的瓷釉是用釉浆涂敷于陶器表面,它不需要容器.从制备瓷釉到制备玻璃,在工艺上的最大变化为熔炼玻璃要有容器——耐火的坩埚,但这在起源于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冶炼和炼丹的基础上已有条件.
中国古代铅钡硅酸盐玻璃主要采用模压的工艺,这也是从青铜的制造中引用过来的,至汉代已能制造大尺寸的平板玻璃,铅钡硅酸盐玻璃在中国战国至汉代之际,在全国有很大的流传和扩展,从南方的广东和广西,西南的四川和贵州,西北传至青海和甘肃,东北至辽宁。
结论:从对中国最早的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具有它自己的明显特色.中国中原地区最早的古玻璃制造是从原始瓷的瓷釉制作演变过来,用草木灰作助熔剂,始于春秋和战国早期,玻璃成分属含碱钙硅酸盐玻璃系统,其中K2O含量大于Na2O为其主要特征,而区别于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玻璃成分.)
宋代小铜镜
--年
W:5.5D:0.6cm
清玉印章
19世纪高:11.5宽:12.8cm
东周玉珮
公元前年
长:7.8宽:1.9cm
东周玉珮
公元前5--前4世纪
H:7.5W:5.3cm
南宋官窑花瓣形盘
12世纪H:1.6W:10.8cm
良渚文化玉器
公元前年--前年
H:9.5W:1.1D:1.0cm
元磁州窑黑釉瓶
13--14世纪
高:42.9宽:34.6cm
唐民间碗
--年
H:6.2W:18.2cm
这一个粗制的碗是叠在一叠同样的碗当中一起烧制的。烧制时用来隔开上下碗的两串土球在碗的内部和不上釉的底部留下了它们的印。一个不知名的窑烧制了此碗,但这种叠烧的方法属于越窑系统,所以此窑址应在中国东南部。
北宋或金代耀州窑模印刻花绿釉碗
12世纪 H: 4.6W:14.6cm
模印工艺帮助工匠们省下刻花的时间。圈足内的橙色记号是耀州窑的标志。碗壁厚润的绿色需要至少两层以上的釉,但圈足内只施了一层薄釉,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变成了橙色。
良渚文化玉珠
公元前--前年
H:1.6W:0.7cm
北宋或金代耀州窑模印刻花绿釉碗
12世纪H:4.8W:14.8cm
此碗花纹与楼上楼的碗一样。
清雍正“金农”款角雕灵芝
年H:24.9W:4.3D:4.3cm
刻有年代和“金农”款。(山妹注:金农,是清朝画坛扬州八怪之一。他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
北宋钧窑花盆
-年
高:25.6直径:27.2cm
后代鉴赏家们称钧窑为宋代五大窑之一。这件作品显示出钧窑蓝釉厚润、泛乳白光、纯正的色彩。底部有五个孔,显示其作为花盆的功能;它本有一个配套的浅托盘。底部刻有“一”字,用来将盆与托盘配套。钧窑的有些作品的年代有争议性,但当代学术界将此件作品定为北宋,它有可能是为朝廷制作的。它曾被断代为12-13世纪(山妹注:南宋)。
北宋到金代耀州窑刻花梨形瓶
11--12世纪高:23.2宽:12.3cm
这个瓶上有手工刻花。此瓶至少施了两层釉。釉中肉眼可见的气泡,说明烧制的温度尚未达到最佳的高温,否则这些气泡会消失。
北宋到金代模印刻花仿耀州窑碗
12世纪H:6.5W:21.1cm
此碗可能是出自ChengGuan窑。很多窑出产和耀州窑很近似的产品,以求和耀州窑竞争,有时其间的分别极小。此碗均施两层釉,包括圈足内部。此碗整体上的绿色显示了它出自耀州窑以外的窑。其装饰手法是先用一个通用的模具压上花,然后再用手工雕琢细节。
西晋越窑狮形座
--年高:8.9宽:13.3cm
用模具制作的此类越窑产品,生产量很大,但其功用不详。它们有可能为蜡烛座,或是文人的水盂。在晋代,狮子、辟邪等都被视为带有保护力量的神物。
清雍正釉上粉彩茶花花纹碗
--年雍正款识H:4.4W:17.2cm
茶花象征着春季万象更新。此碗上所书诗句将茶花比作美丽的女子。在此碗上书诗句,使此碗可与“三美”(诗美、字美、画美)的书画作品相比美。但是它用来打底的不透明的地釉,却是开启了十八世纪初瓷器的一个全新审美角度。其使用的鲜明强烈的颜色也显示了:瓷器装饰艺术虽受书画艺术的影响,但一直独立于书画艺术之外。
清雍正景德镇制粉红色釉上粉彩竹叶纹碗
--年雍正款识H:2.8W:10.7cm
竹叶题材不仅在绘画中常见,亦是瓷器中常见主题。此碗的粉红色釉为竹叶提供了背景色。深浅两色的竹叶以细致的勾花手法画成。
三国到隋朝铜镜
--年直径:27.2厚:1.7cm
元或明钧窑花瓣形花盆底刻“九”字
14--15世纪高:14.3宽:21.4cm
清雍正景德镇官窑四季山水画碗雍正款识
--年H:7.5W:15.9cm
转动这只四季山水画碗,如同欣赏着一卷山水水墨画册。碗上的题字和仿印章令它更象水墨画册了。不过,每一幅画四周的华丽的卷边边框,是瓷画中所独有的装饰手法,在画册和挂画中都从未使用过。
东周战国玉佩金和玉
公元前--前年H:42.0W:20.0cm
可能出自洛阳金村墓
东周战国玉发梳
公元前--前年
高:6.6宽:5.6厚:0.6cm
出自洛阳金村大墓
东周战国玉(可能是和阗玉)把柄
公元前-前年
高:11.3宽:3.8厚:1.1cm
出自金村大墓
东周战国玉(可能是和阗玉)发梳
公元前-前年
高:6.9宽:5.4厚:0.6cm
出自金村大墓
东周战国玉(和阗玉)杯
公元前-前年
高:5.1W:9.8D:11.3cm
出自洛阳金村大墓
北齐或北周绿釉罐
6世纪H:59.8W:46.0cm
清雍正景德镇官窑釉上彩花鸟碗雍正款识
--年H:4.6W:8.1cm
古玩元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