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技术重点和监理对策

为保证地下室的正常使用,除一般钢筋砼结构的控制要点外,地下室防水的施工就变得尤为重要。地下室的防水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不同,可分为结构性防水和附加材料防水。设计一般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地下室的防水功能。结构性防水是指地下室工程结构砼自防水,是由具有一定抗渗等级的防水砼构成的整体式钢筋砼承重结构本身构成。保证地下室砼施工质量,避免常见地下室裂缝的产生,充分发挥结构砼自防水的作用,合理降低工程附加防水材料费用,以达到既保证防水质量又可节约投资目的。对地下室底板、墙板裂缝防止应从设计、材料、施工及环境养护等四个关键环节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地下室的施工质量。为达到工程质量优良等级的控制目标,结合其他同等级工程的情况对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要点安排如下:

一、结构自防水监理控制要点

1、事前控制要点

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结构砼自防水的作用关键因素之一,对配合比的合理性组织专题(会议)商议审查确定。采用合理的配合比,可采取降低水灰比、掺加矿物细掺料等措施。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小水泥的水化热,如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视墙板、底板的不同情况,掺加相应比例的微膨胀剂补偿温变,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在设计方面,审查设计中是否考虑配置温度应力筋,从设计上采取防止出现温度裂缝的措施。特别是对基坑底板高低错落处及底板、墙板交接处应增加构造钢筋,防止裂缝开展。外墙板是抗渗抗裂的薄弱环节,在配筋率不变前提下,应建议设计减小水平构造筋的直径,缩小水平筋间距,或局部加“暗梁”的办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在底板结构收缩应力较大处或分段处设置“膨胀带”,使混凝土膨胀从而产生预应力。既可节约资金,又可补偿温度收缩效果良好。上述问题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及时提出。

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事先要有施工方案送监理审查,注意审查方案中混凝土供应,布泵,布管,浇捣顺序,振捣措施,接槎控制,养护等技术措施;以及人员组织,施工机械准备,质保、安全等有关措施。监理部将书面提出要求,签复意见。

在专项方案审查方面,重点对混凝土原材料采购、混凝土拌制、泵送、布料、入模温度、坍落度、下料高度、振捣、分层厚度、抗渗等级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进行严格审查,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工作管理程序。

浇混凝土前,要认真审查混凝土配比,对砂石含泥量,级配都要提出具体要求。混凝土到现场,每车都应检查坍落度,以控制混凝土质量。

2、事中控制要点

由于泵送混凝土收缩值比普通混凝土大,所以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即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墙体,也要尽量缩短混凝土墙的分段浇筑长度。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胶合板模板,拼缝严实,加固可靠,定位准确,浇筑前应浇水湿润。浇筑前检查基坑积水情况,要求施工前及时清除干净,同时检查模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漏浆。对基础底板及连接处,督促施工单位采用相同水灰比和灰砂比的砂浆接浆。严格控制浇捣过程的连续性,停滞施工超过2小时的应按施工缝处理。对、结构缝等薄弱部位严格验收,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处理,地下水位以下的施工缝应加止水带。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拌和浇筑时,确保组成原料、膨胀剂掺量的参用的准确性,不定时地查看砂石、材料过磅及搅拌情况。石子品种和粒径应采用同一品种规格,以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导致应力集中而引起裂缝。

分层浇捣,逐步推进,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及插入深度,防止漏振。采用二次振捣技术,当浇筑的混凝土即将凝结时,在适当的时间内再振捣,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抗渗性能。对于部分落差大的外墙采取溜槽、串筒及开设浇筑孔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离析。高频振动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拨,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以表面呈水平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宜。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砼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混凝土初凝前安排人员进行二次压光,用木抹子拍打振实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压光后及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1层塑料布。砼振捣将采用24小时旁站监理,保证振捣密实和不漏振。

地下室底板砼水化热大,易发生裂缝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控制——分层浇筑砼,设测温孔,按规定测温,当砼内外温差≥25℃时,尽快采用覆盖养护措施,防止砼开裂;地下室大体积砼需分二层浇筑时第一层与第二层的界面可采用扫毛并埋设预留插筋,以保证上下层结合牢固。第一层浇筑时间间隔七天,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第二层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使混凝土的水化热能尽快散失。

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选择温度较低的时候浇筑如混凝土浇捣时间宜选在傍晚开始。特别是夏季高温进行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时,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预冷处理,降低入模温度,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砼硬化前有效地控制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沉陷裂缝。同时要注意雨天砼施工必须有防雨措施,冬季砼施工必须有抗冻措施。

地下室壁板的防水是首要的,浇混凝土前,模板要湿透。以防干模板吸混凝土的水份,影响混凝土的早期保养。

底板浇筑时,要把墙板浇上来50cm左右,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再浇墙板时,新老接缝要认真处理,混凝土面应凿毛冲洗干净;如采用钢板止水带钢板接头两个面接口均要满焊,表面锈蚀须清除干净。

一层地下室,在浇壁板时要一次浇到±0.00;并注意预留的沉降观察点。

地下室墙板混凝土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不宜大于50cm,振捣后间歇45分钟左右,再振捣一次,有利于混凝土的密实。

3、事后控制要点

重点督促施工单位作好后期养护工作。良好的养护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约束裂缝的发生。墙板要带模养护,拆模后用穿墙螺栓固定草袋或麻布覆盖墙面,进行喷淋养护(塑料管带有细孔)至30d。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在其表面马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长时间地浇水养护,冬季要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楼板宜用湿麻袋覆盖养护。保持混凝土湿度,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于缩裂缝。及时跟进外墙的防水与回填工作,要及时覆土,尽可能不让外墙在干燥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养护期要随时观察混凝土表面缺陷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拆模时,严格检查外墙、底板有裂缝,监督施工单位不得自行补漏或抹灰。在渗漏处作详细记录,并会同业主联系设计进行处理,防水补漏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案:刚性防水补漏;压力灌浆补漏;卷材贴面法补漏。监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确,选择最佳补漏可行性方案,征得设计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如中标将在监理细则中就一些在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重点部位是底板、外墙板、结构缝等部位)的处理提出详细的以预控为主的针对性措施。

混凝土保养要注意早期保养,因模板不能拆,可用水湿润模板,让水渗入进去。保证保养14天。

地下室粉刷前,应注意观察有无渗水处,如条件许可应该在室外蓄水试验,要求做到不渗不漏。

二、附加材料防水监理控制要点

本道工序采用旁站监理手段来控制。重点对下述内容进行检查控制:

所用附加防水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隐含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在施工完毕并拆模时,严格检查底板有无渗漏或潮湿,监督施工单位不得自行补漏或抹灰。在渗漏处作详细记录,并会同业主联系设计进行处理。

细部构造: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和接缝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细部构造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密封材料应嵌填严密、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榻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0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