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开发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高性能的混凝土种类。其能够达到超高的流动性,实现整体均匀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在不需要实施振捣的情况下实现均匀流动的效果。这种混凝土能够有效用于填补模板之间的空隙,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在完全硬化后,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实现基本的工程力学性能效果,并具备完善的耐久程度,在提升工程安全性的同时,实现降低投入成本的目标。由于其超高的流动性,离析现象出现概率较低,能够解决对配料设计中原相关参数与工程总体强度耐久之间的矛盾。通过对用水量以及外加剂用量的调整,能够将外剪应力降低到标准允许的范围,并保持一定的塑化粘度,使内部骨料能够上浮在水泥浆中,不产生离析和泌水等负面现象。1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历程自密实混凝土需要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实现过滤和密实。即使在钢筋紧密的背景条件中,也能实现完全填充模板,并保证均匀性,不需要额外振捣。自密实混凝土被称为近几十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具革命性的发展之一,因为它具有大量优点。例如,能够通过调整水胶比实现灵活的强度变化,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不需要振捣,所以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时间和所需的工人数量,改善工作条件和安全性。同时避免了振动噪声的产生,降低了客观干扰因素。其还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因振动过大而降低安全性的情况,并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增加了施工设计的自由度。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浇筑复杂的薄壁和重筋结构,并降低项目的总成本,在施工速度、提升环保性、降低人工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自上个世纪末国外开始发展密实混凝土以来,自密实混凝土产品的应用范围超过了50%。而我国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起步较晚,实际应用较少,但随着国内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近期自密实混凝土的使用率已经开始逐步提升,其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应当对其内部的材料结构配比进行一定程度地科学研究,从而实现正确的性能表现,为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例如,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以及掺加的粉煤灰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这两种变量对混凝土质量性能的相关影响。在工程施工中,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达到工程所需要的性能要求,实现自密实混凝土的完善应用。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将设置相关的对比变量,在基本的时间条件设置下观察混凝土所产生的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从而达到增强试验流程结果准确性的目标。在进行相关应用时,应当注重区分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区别,将其分开使用,避免出现混用导致性能问题的状况。工地管理人员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有效加强项目推进速度,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相关的经济投入,为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做出相应的贡献,实现工地的良好管理。避免出现使用普通混凝土所造成的工程资源浪费以及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等问题。2配合比试验总体要求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良好的流动性和粘聚性,自密实混凝土的粉体含量通常较高。随着粉料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率将会增大。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产生的力学效应,应当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研究。通过配制抗压强度为35MPa~45MPa的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研究水胶比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掺加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普通混凝土的坍落度通常为75mm~90mm,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一般为mm~mm的范围,适用于小截面或钢筋密集的混凝土工程。3试验细节剖析3.1试验材料⑴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⑵粗骨料: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骨料;⑶细骨料:采用中粗砂,粒径级配为2mm~5mm;⑷减水剂: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⑸粉煤灰:采用Ⅱ级粉煤灰。以上原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性能符合规范要求。3.2试验配合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本文设计了两种不掺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和四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粉煤灰掺量为30%~46%。各组配合比的水胶比不同,根据流动性调节砂率。设计要求标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为35MPa~45MPa,实际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的方案,如表1所示,其中C为标准混凝土,S为自密实混凝土,字母后的数字1~4表示混凝土的分组。3.3总体过程标准立方体试件尺寸为mm×mm×mm,6个样品为一组。强度试件按相关标准设计。分别采用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来确定普通和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标准立方体混凝土样品脱模24小时后,用水浇筑养护,到7天和28天后测得标准立方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7天和28天每组三个样品的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4试验结果分析4.1混凝土强度在本次试验中,分别在7天和28天龄期按6种不同比例测定标准立方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在本次试验中,S-3样品在28天内被破坏,使用相同的砂或非常相似的胶结材料情况下,参照S-1和S-2,将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胶凝材料的实际强度等因素之间用经验公式预测S-3组的28天抗压强度值。利用公式对S-1组和S-2组混凝土试件的28天抗力进行模拟,将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以下,可以得到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呈线性关系的特点。将S-3水胶比代入公式,28天后S-3混凝土试样的预测抗压强度为37.0MPa。C-1、C-2、S-1、S-2、S-4五组混凝土试样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预测值以及S-3组的7天强度实际值、28天预测值同,表2所给出的数据。4.2总体抗压程度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构建出标准强度曲线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时间曲线,图1、图2是各龄期水胶比与试样S-1、S-2、S-3抗压强度的关系,图3是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值曲线。强度比是指同种配合比试件中7天龄期与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延长而增加。如图1所示,28天龄期自密实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每降低1%水胶比,其抗压强度增加2.6%。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减少而增加,在图2所示的7天抗压强度曲线中,自密实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提高了8.03%,比值为0.46~0.42。这主要是当水胶比过小时,用水量减少,混凝土拌合物会干稠,流动度大大降低,水泥不易与水充分水化,水化产物生成量增长速度减缓,混凝土强度增加减缓。粉煤灰的加入对混凝土的初始强度有不同程度地影响,如图3所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试样的强度比先是缓慢上升,然后明显下降。当粉煤灰掺量为0~30%时,混凝土的强度比大于0.8,当大于30%时,随着掺入粉煤灰量增加1%,混凝土的强度比平均下降幅度为1.19%。5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配比试验,从而得出不同水胶比及粉煤灰掺量对抗压强度结果的影响,这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有积极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