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物理滤材,今天给大家说说生化滤材。
相比于物理滤材,生化滤材在过滤系统中使用量更大,花费也更多,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生化滤材的优劣呢?
一般而言,好的滤材需要满足三个特性:多孔、安全、价格经济。多孔是指单位面积滤材有更多孔洞,能寄生更多硝化细菌;安全是指滤材本身成惰性,不会释放毒素,也不会引起水质的剧烈变化,如PH、软硬度等;价格经济,价格不能太离谱,最好是普通老百姓都能用的起的。
在实际中,区分滤材是否多孔一般都是目测,如果不嫌麻烦的可以拿个放大镜看看。安全性可通过对比法来测试,比如拿一杯自来水与一杯装有滤材的自来水比较PH值、TDS等,如果没有特殊条件,毒素就没办法测试了,正常来讲常用的滤材一般都是无毒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滤材有哪些?
随着观赏鱼市场的发展,滤材的种类也开始多样化起来,其实总结起来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工合成型,包括生化棉(藤棉)、生化球、陶瓷环、石英球、细菌屋以后等等,另一类是天然型,如麦饭石、火山石、珊瑚骨、吸氨石等,接下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下这些滤材的特性。
生化棉(藤棉)
生化棉应该大家最熟悉的了,它的好处是价格实惠、呈中性,无论是应用到物理过滤还是生化过滤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高手甚至生化过滤部分只用生化棉和藤棉,一样能把鱼养的好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生化棉非常容易堵塞溢流,如果你没有一个强大的物理过滤保障,全棉的想法还请斟酌。
生化球
生化球其实就是一个多孔塑料球里边塞上点生化棉,一般主要应用在生化过滤的第一层,起到缓冲分化水流的作用,由于体积略大,性价比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对中小型过滤而言,作用不大。
玻璃环、陶瓷环、石英球、细菌屋
把这几个放到一起来说,主要是这些滤材都是人工烧结而成,然后运用发泡工艺使其孔隙率达到60%以上。从作用上讲都是为了培菌,但由于原材料成分不同,所以对水质PH、软硬度等的影响也不同,例如玻璃环PH一般保持7.0-7.5之间,而陶瓷环在7.5-8.0左右,两者对水质PH的影响自然有差异。但滤材对PH的影响不仅要看原材料,还得考虑使用数量,像这类人工烧结的惰性滤材,是很难大程度的改变水质的。
而且,随着此类滤材使用时间的推移,其培菌效率会逐渐下降,或是出现跌酸的现象,这是因为这类烧结滤材使用发泡工艺,内部微孔密集纵横交错,一旦表面被污染阻塞,其内部的微孔通道形同虚设,只有表面一层有水流过,可供硝化细菌生存的空间急剧缩小;而被堵塞的孔道内的硝化细菌,会逐渐因缺氧死亡,死亡后细菌分解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水体跌酸。
粘合型滤材
除了人工烧结的滤材,还有一类粘合型滤材。通过热熔粘合方式,将石英颗粒、矿物质颗粒粘合成特定形状,即能发挥培菌作用又能释放矿物质元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台湾NO.1。作用效果是提升了,价格也是成倍增长。这种粘合性滤材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单个重量比较大,大型上滤如果使用这种滤材最好注意鱼缸的承重能力。
天然型滤材
天然型滤材的种类也不少,如麦饭石、火山石、珊瑚骨、吸氨石等,很多人认为天然型滤材更好,其实不然。
拿火山石来说,它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率达40%左右,比较适合培菌。但有一部分火山石中硫化铁含量很高,与此同时还有铜、钼、铀、明矾石、膨润土、叶腊石等多种物质,长期浸泡水中,可能会析出硫元素、重金属离子。
一部分人说火山石有降酸功能,其实火山石根据成分的不同可分成很多种类,并不是所有都有降酸的功能,有些甚至会提高PH值。而且目前市场很多火山石都是人工烧结合成的,原料是什么只有商家才清楚,所以如果打算使用火山石一类的滤材最好先做个对比实验,检测一下。
麦饭石
麦饭石的学名叫石英二长岩,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并含有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算的上活化、改善水质的佳品,然而麦饭石的孔隙率只有5%-6%,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菌效果,比较适合与其他多孔滤材搭配使用。
珊瑚骨
珊瑚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意味着珊瑚骨在水中长期浸泡时,会有大量钙离子析出,能明显提高水质硬度和PH值。如果长期浸泡,水质PH值可飙升到8.6以上。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滤材,还有一部分具有独特功能的生化滤材,比如活性炭、软水树脂等,活性炭比较适合用来吸附鱼缸中残留的鱼药或是色素。软水树脂能快速降低水质的硬度,但二者都不适合做长期的生化滤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