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对玉石的认知中,油性是玉石独有的一种特质,那种“油油的”触摸感,是石头和玻璃无法给予的触觉感受,而且越是贵重的玉石,这种油性的感觉越强烈。
那么,玉石这种“油油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呢?玉石真的会分泌油脂吗?
客观的来说,玉石里面当然不会有油脂,它也没有产生油脂的功能。
它的“油”更多是一种障眼法。
人们常说的“油性”其实主要是指两个特征,一是触感,二是视觉。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下。
1、触摸感
我们对于玉石“油性”的感受,首先来自于它的触摸感。当你抚摸把玩一件玉石作品,如果手指皮肤和玉石之间的阻力小,则会感觉它的油性佳。如果阻力大,则贵觉得它的油性差。
归根结底来说,玉石主要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而其中水的比例直接决定了玉石的硬度,水分多则硬度低,韧性高,水分少则硬度高,韧性低。玉石的晶体结构细小,并且呈短纤维状,横断面会呈现不同密集的小凹坑,玉石密度相对较高,致密性好。
这种物理结构决定了玉石表面的光洁度要远高于普通石头。同时由于表面分布大量的小凹坑,当皮肤触摸玉石表面时,皮肤上的油脂和汗液会或多或少的填充至这些小凹坑,起到润滑的效果。这也就为玉石营造了一种滑润细腻的触觉感受。
就比如我们认为“油性”最佳的和田玉,它的晶体颗粒在玉石中算是体积很小的,晶体排列密度非常大,同时横断面的小凹坑密度在玉石中基本算是很最大的,所以当皮肤在和田玉表面滑过时,所感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皮肤上的油脂又能被高密度的小凹坑吸收,便营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温润细腻”感觉。
其实,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指标改变,它的“油性”就会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例如俄玉与和田玉的成分几乎相同,但是晶体尺寸相对要大一些,就造成了基本没什么“油性”。
二、视觉感
人们对玉石“油性”的另一个直观感受,就是看起来充满一种油脂的光泽感,这种视觉感受不同于玻璃的直接反光效果。其实,就是一种光线散射效应。
正如上文所介绍的,玉石的晶体结构细小,呈现短纤维状排列,并且横断面有高密度的小凹坑,这些特征决定了玉石具备较好的光散射性与柔和的亮度,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和田玉的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光线散射均匀的特征,密布的小凹坑又将亮度控制在了人眼感觉舒适的范围内,所以就营造出了其他玉石无法比拟的“油性”效果。
而反观青海玉,虽然它的亮度控制很好,但是晶体结构较大,晶体排列密度也低,就造成了透明度过高,但光线散射效果差,所以看起来“油性”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