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肾结石可以通过降尿酸药

张大哥近半年来排尿数量很少,他也没有在意,没想到一次剧烈的腹痛,他竟被诊断体内有肾结石。

这让张大哥有些慌张,他没想到肾结石发作的时候那么疼,而且医生说,就算这些结石可以经过手术进行粉碎排出体外,但以后还是会长的。

张大哥愁眉苦脸地跟老友谈起这事,老友安慰他说,可以吃些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听说对治疗肾结石效果不错。

当张大哥兴冲冲地跟医生商量,想通过吃苯溴马隆来排石。医生告诉他,不是所有得了肾结石的病人,都可以吃促尿酸排泄药物的。

肾结石的形成原因复杂,促排尿酸药物可以预防尿酸结石形成,对其他的结石作用有限。

一、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男性病人,发作时疼痛难忍,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形成原因比较复杂,通常来说有饮食不当、药物沉积、代谢失常、尿液碱化等几种。

饮食引起肾结石主要见于“一多一少”:摄入钙质多于身体代谢的量,引起钙质排泄不出沉积在体内形成结石;饮水少导致尿液减少,体内晶体无法通过尿液及时排出体外,久而久之晶体结合成结石。

因此饮食中要少摄入含草酸高或增加草酸的食物,减少体内合成结石的风险。

像豆制品、菠菜、牛奶等食物含草酸较多,而脂肪、糖、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使草酸增加和沉淀,应该少吃。

药物引起的肾结石,主要是指患者长期服用硅酸盐、磺胺类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结石的成分,肾脏代谢时不容易完全排出。患有肾结石的病人,最好不吃这类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换其他的药物控制病情。

人体出现代谢异常,就有可能改变尿液的酸碱度,使尿量减少的同时,促进了尿液结晶的增加。所以,人体的生理紊乱、代谢异常都有可能形成肾结石。

当患者有尿路感染或者长期憋尿的行为,会使细菌在体内积存,改变尿液中的尿素含量,使尿液碱性化,从而导致钙盐沉积形成肾结石。这类结石与排尿少或不畅有很大关系,因此平时应该多喝水,多排尿,促进结石排泄。

除了这些,年龄、性别、职业等都会影响肾结石的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勤喝水、常排尿的生活习惯,不要因为压力大或者时间紧,就憋尿或者少喝水,这样容易生成结石,时间长了对肾脏功能有严重影响。

患有肾结石的病患,可以吃一些药物来促进结石的排泄,像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就是其中一种。

二、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对肾结石有什么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使用最多的是苯溴马隆,它属于强效降尿酸的药物,能够减低尿液中形成结晶成分的含量。这个药毒性较轻,对肝肾功能的伤害比较小。

此外还有苯碘达隆、氯沙坦、丙磺舒等药物,它们各有不同的治疗重点,但或多或少都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肾结石也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尿酸结石就是其中一种,因此肾结石和尿酸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血尿酸升高的时候,大量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同时尿酸还会形成结石,这就是尿酸结石。

这一类的结石患者,可以通过吃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来降低尿酸水平,从而减少肾结石发病的风险。

促尿酸排泄的药物能够降低尿酸在尿液中的浓度,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对于控制尿酸结石是有一定作用的。从这一方面来说,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对肾结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除了尿酸结石,其他类的结石跟尿酸关系不大,吃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对结石也没有多大影响。如最常见的草酸钙结石,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类型,要通过少吃草酸钙、多饮水等方式来减少肾结石发作的可能性。

因此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对草酸钙结石的作用不大。对于草酸钙结石,可以吃枸橼酸钾、肾石通颗粒、尿石通颗粒等来排石,它可以将肾脏内小于6毫米的结石,通过肾脏输尿管排泄出来。

如果结石超过6毫米,单靠药物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需要做体外超声碎石或者做经皮肾镜碎石。具体治疗方法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盲目去排石,以免给肾脏带来更大的伤害。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对于减少尿酸结石形成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对其他类结石意义不大。

三、促尿酸排泄的药物能排石、溶石吗?

排石的最理想状态,就是通过药物,将体内的结石变小,然后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这类特效药。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并不能做到排石、溶石,当结石已经成形,此类药物的作用就不大了。

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是在尿液形成过程中促进肾小管分泌尿酸,抑制其对尿酸的吸收,使尿中尿酸的含量增多,然后排出体外。

如果尿酸结石已经形成,或者尿酸结晶已经沉积,那么促排酸的药物不可能在此时排出尿酸,也不可能使已经形成的结石缩小或者消失。

对于病人有尿梗阻或肾盂积水症状的,或者服药期间饮水不足、尿量少的,服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不仅不会促进尿酸的排泄,反而会使尿酸在肾脏及尿路中沉积而形成结石,有可能会增大原来的肾结石或者增加结石数量。

不过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先解决病人尿梗阻或肾盂积水的问题,饮水充足,加大排尿量,当尿液充足的时候,吃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有利于将尿液中的尿酸和小的晶体排出体外。

因此,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只能在结石之前发挥作用,结石形成后就不适合用它了,因为它没有排石或溶石的作用。

排石的药物有很多,除了刚才我们讲的那些,还有碱化尿液、扩张输尿管的药物,包括坦索罗辛、碳酸氢钠等等。还有一些利尿剂也可以使用,通过药物作用促进尿液排泄,小的结石也容易随尿液排出。

几乎所有的排石药都能排掉小的颗粒,大的结石用药物来排除的意义不大,只能通过物理手段来解决。

因此肾结石的治疗比较麻烦,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多饮水、多排尿,减少结石晶体在体内聚集的可能性,才能减少肾结石。

四、怎样做可以减少肾内结石?

肾结石不仅让患者有剧烈的疼痛感,还会损伤人的肾脏,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要多做以下几点,帮助体内结石排除。

1.科学的饮食能减少结石的生成。

我们说过,草酸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病率,因此平时要少吃这类食物。但世间事物就那么多,完全不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总要摄取全面的营养。

不过在吃过含草酸比较高的食物以后,可以同时吃点胡萝卜、丝瓜、木耳等蔬菜,它们能辅助治疗肾结石,还能减肥,对身体健康特别好。’

2、饮水量多,排尿顺畅,才能将尿液中的小颗粒排出。

对于结石体质或者体内有结石的患者来说,需要大量饮水,才能形成更多尿液,稀释结石成分物质的浓度。只有这样,结晶才没有机会沉积,防止结石形成并且促进结石排出。

从日常生活养生的角度来讲,多饮水是有效减缓肾结石发作的方法。对于青壮年人群,建议忙碌工作之余,随身带着水杯,每天喝够毫升,能够有效减少肾结石的发病率。

另外一定不要憋尿,身体有便意就是有把体内毒素排出的需求,强行阻止会使毒素回流到体内,对健康不好。

3.适当做跳跃运动,有利于结石下行。

对于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跳跃运动容易让结石松动下行,有利于排石。运动时可以根据结石的部位,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这对于肾结石的治疗是有益的补充。

但若是体内结石体积偏大,不建议剧烈运动,如果结石松动,很容易在下游某处形成阻塞,引发钝痛。大块结石需要外部力量进行碎石处理。

文章结语:

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它的发生与饮水少、排尿少、钙质摄入多、代谢失衡等密切相关。我们在治疗肾结石的时候,要根据它的性质进行治疗。

在结石形成之前,可以吃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减少晶体沉积;结石形成之后,小的结石颗粒可以通过服用排石药解决,大的需要体外碎石。

通过饮食、多饮水、运动等方式,来减少肾结石的发生,对于身体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资料:

彭畔新,赵航,张冠.无症状肾结石的处理方式:主动监测、药物溶石、微创治疗?[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9(03)

钟勇,张敏,叶俊,邱海莉.肾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药物联用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9(19)

潘尚武.哪些药物可预防肾结石复发[J].求医问药,(11)

宋岩.肾结石发病机理、诊断及药物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03)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251.html